从微生物质谱仪,看大公司在所有选项都错的时候,如何做选择题!
文章作者:Med新青年
发布时间:2022-10-13

 

微生物质谱仪,这是一个火了很长时间的设备。

 

我常常说检验领域的进步或者改变一定是技术革命,而技术革命十年遇到一两次就不错,应该说质谱仪用于微生物领域的鉴定就是过去十年我们IVD行业排得上号的一次技术革命,并且个人觉得也是过去十年几种技术革命里面最成功的一个。

 

论一个新技术的成功与否有几个方面:一要看操作是否足够简单,不然受众居高和寡,应用面会受到很大影响;二要看成本是否可控,好东西不代表大家都能用得起;三要看结果是否更准确,不然大家直接沿用老技术就可以了。

 

相比传统的生化鉴定方法,质谱的方法实现了对于鉴定种类的成倍扩大,并且成本的指数级降低,这绝对是一种技术上的降维打击,难得一见的成功技术革命。

 

回到商业和产品本身,由于这两年对于进口产品的政策限制,以及众多国产新兴品牌的涌出,一时间这块市场上有一点百花齐放的感觉,现在拿到注册证的国产厂家至少应该也有十来家。

 

这么多产品,大家要竞争,肯定就要各说各的好了,大家争论的焦点一直也是围绕在包括自己的数据库有多少,自己的某一种细菌有多少菌株,经过了哪些认证或验证,甚至还有说自己激光器的打击角度,真有点纠缠不休的感觉。

 

而之所以争论的焦点一直围绕在包括菌库以及激光器的话题,这也与前期两家进口厂家的市场教育有关,一直在向客户强调这些信息,这也间接影响了后面的跟随者。

 

前两天正好看到某一进口厂家的一篇文章,觉得非常的有意思:

 

他并没有去强调自己现在在软件或者硬件上的升级,而是在强调自己在客户端常规应用场景的拓展创新,再间接说明设备升级,个人觉得这实在是非常高明的手段。

 

引用:

 

之所以对铜绿假单胞菌脂质A进行检测,是因为多粘菌素耐药株的脂质A的一个或者两个磷酸基团会被4-氨基-L-阿拉伯糖(L-Ara4N)修饰,通过质谱检测脂质A的修饰即可判断该菌株是否对多粘菌素耐药。L-Ara4N分子的过表达主要是由于组氨酸激酶(PmrB)或应答调控因子(PmrA)的组成性激活,从而导致临床菌株中的氨基酸发生替换最终导致对多粘菌素耐药。

图1. Bruker MALDI Biotyper sirius 质谱以负离子模式采集的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株和耐药株的质谱图及脂质A的结构式:(A) 多粘菌素敏感株PAO1;(B)突变体pmrB (AB8.2);(C)多粘菌素耐药临床分离株;(D) m/z 1446.7;(E) m/z 1577.9;(F) m/z 1708.9(红色标注的是L-Ara4N基团)。

 

对客户来讲,他并不会关心你激光器的种类,你打击的角度或者有什么差异,客户只会关心自己使用效果怎么样以及应用场景有多少。

 

就像我们到商场去买电视一样,销售人员跟你讲这个屏幕用了什么专利,里面的颗粒用了什么技术,显像管之间用了什么样的角度,这些你会在意吗?

 

但如果这位销售人员跟你讲这个电视可以连接手机投影,还可以实时进行视频电话会议,那你是什么样的感觉?

 

现在大家使用的质谱仪主要解决的还是在细菌种类鉴定方面的痛点,但从客户角度,依然还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第一并没有解决微生物培养时间较长的问题,这也是限制我们所有微生物领域技术进步的关键,因为现在所有的技术依然还是建立在培养方法为基础上的,这也就导致我们现在培养时间依然没办法优化,当然质谱仪已经实现了鉴定速度的飞跃,这也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结果。

 

第二个方面是在抗生素药敏结果检测上面,而这实际上也是临床医生最关注,对于临床诊疗意义最大的一个信息。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对药敏实现快速的检测,而质谱看上去是很有希望的一种途径,而这家企业的新产品就是做这个事情。

 

所以从商业角度来看,这篇介绍质谱在药敏常规应用的文章应该是从菌库、激光器的纠缠中跳了出来,面对另一个客户痛点,而且这个痛点是实实在在具体存在的,有待解决的,谁不想自己买的产品应用范围更广一些,做的事情更超前一些呢。

 

客户在挑选产品的同时,产品也在挑选客户,你选什么样的产品,最后会让你成为什么样的用户。

 

所以:

 

很多事情,从来如此,不一定就是对的,以前是对的,现在换了时间和外部环境,也有可能是错的。

 

既然给的所有选项都是错的,那就想办法自己写答案吧

 

不然一定是错的。